于吉

于吉

#石、藤壶、核

上海,中国

艺术家于吉在创作中使用类型多样的材料,作品媒介包含雕塑、装置、行为表演和录像。她的作品意在表达对“地点”这一概念的探寻,以及地理和历史叙事如何改变特定场地。此外,于吉在创作中接纳材料本身的缺陷,并以此反思周遭环境的不稳定性和无法预计的改变。

作品《石、藤壶、核》的创作灵感来自艺术家对不同水体的观察——从她上海工作室旁的海滨滩涂到美国东北海岸的湖边岩床。对她而言,水从具体记忆演化而来,继而蜕变为有关时间和衰败的神话般的叙事,它可以捕捉转瞬即逝的时刻以及各种运动,而非具体的场地。借助各种媒介,于吉探索着“变化”这一主题:金属的腐蚀、水的流动、光线的变化、自然材料的衰败——开启一场现实和记忆交织的旅程。

进入展厅内,参观者将沉浸在光与影的协奏中,它们照亮了作品起伏的表面和侵蚀而成的肌理,将流动的节奏造就为视觉的感受。《拔地 II》(2022年)与《半皮半肉III》(2022年)是她创作的两件大型作品,前者结合了大型金属板雕塑和投映其上的水的动态影像,后者则是一块如地毯般贴抚于地面的铅板,表面呈现波浪起伏的形态。艺术家的创作实验涉及作品表面肌理和尺度,她在金属毯上附加了一组与沉船和有机海洋生物有关的小型雕塑,同时也为铅板赋予了一个隆起的结构,似在暗示着一个看不见的人形的存在。

通过与来自上海的独立当代艺术策展人李棋的密切合作,爱彼当代艺术创作项目(Audemars Piguet Contemporary)以委托形式,支持艺术家于吉的研究与创作。作品《石、藤壶、核》中于吉首次涉及了大体量雕塑制作和采用金属腐蚀手法改变材料肌理的全新制作工艺。

UAP与艺术家于吉密切合作,共同交付了这两件作品。第一件作品使用抛光技术制作了这块青铜板,随后艺术家与UAP共同商榷如何悬挂这有着一定重量的作品。第二件作品使用了铅制工艺,这是UAP第一次使用铅制材料。它是一种非常容易变形的金属材料,能够非常自然地表现出有机形态。这次的项目交付也象征着UAP在作品材质上的大胆尝试和实践。

创作《石、藤壶、核》的过程中,我尝试了全新的制作工艺,并首次挑战大体量雕塑制作。感谢李棋和爱彼当代艺术创作项目在创作上为我提供的支持,也感谢他们给予我在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展出这件作品的机会。

——于吉,艺术家

于吉正在拓展创作实践并探索新的创作材质。与爱彼当代艺术创作项目的合作,使这项作品成为可能,并且拥有了一个展出作品的平台。该项目也标志着于吉的创作时间进入了新的阶段。我期待看到观众对她演化式创作方法的反馈。

——李棋,独立当代艺术策展人

Image Credit: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Audemars Piguet

于吉

于吉

艺术家

#服务商

艺术咨询

艺术品短期主题活动

制作

数码模型与渲染
施工图纸绘制和工程认证
模具制作
模具制造
焊接与制造
表面处理与化学着色

维保

安装
安装

#项目概况

创意者

于吉

艺术品名

石、藤壶、核

项目

石、藤壶、核

业主

爱彼

年份

2022

位置

上海,中国

制作

UAP

#相关项目

Nicole Eisenman

纽约,美国

Nicole Eisenman

Fixed Crane

Florentijn Hofman

苏州,中国

Florentijn Hofman

喜上眉梢

Alexander Knox

上海,中国

Alexander Knox

光线、流体、蒸汽

Claire Healy and Sean Cordeiro

悉尼,澳大利亚

Claire Healy and Sean Cordeiro

鳗鱼之乡